科研的摇篮:丘成桐中学科学奖

在科研的世界里,灵感的火花往往在不经意间闪现。深夜的实验室里,悠介望着试管中浑浊的液体,突然想起了外婆熬的味噌汤,这个看似无关的联想竟让他找到了改良海洋微生物培养液的新思路,三年后成功攻克了世纪难题。科研并非按部就班的旅程,而是在迷雾中捕捉萤火的探险。丘成桐中学科学奖(简称“丘奖”)正是为青少年打开科研世界大门的重要赛事。

丘成桐中学科学奖简介

丘成桐中学科学奖由著名数学家、菲尔兹奖首位华人得主丘成桐教授于2008年发起,旨在激发全球华人中学生的科研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科学精神。丘奖涵盖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经济金融建模六个学科方向,吸引了国内外众多优秀学子参与,已成为展示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

丘奖发展历程

2008年:丘成桐中学数学奖设立。
2013年:丘成桐中学物理奖设立。
2016年:生物奖、化学奖启动,并设立跨学科综合奖项——科学金奖。
2018年:丘成桐金融建模奖设立。

丘奖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展示科研成果的机会,更成为国内外高校选拔优秀人才的重要参考。

丘奖参赛指南

适合参赛对象

中国赛区:中国内地各大中学的在校学生(仅限高中生)。

海外赛区(亚洲赛区):除中国内地外,港澳台地区及亚洲其他国家的中学生。

海外赛区(北美赛区):除亚洲国家外,其他海外国家的中学生。

竞赛时间线(参考)

4月15日-7月31日:以个人或团队形式报名参赛(1-3名成员),报名网址为http://www.yau-awards.com,截止时间为7月31日24:00。

8月1日-9月15日:提交研究报告,截止时间为9月15日24:00。

9月16日-9月30日:材料审核。

10月1日-11月3日:分赛区评选,数学奖还设有东部赛区,各赛区评选出入围全球总决赛的名单。

11月4日-11月10日:入围全球总决赛的名单及研究报告在网上公示。

12月7日-12月8日:总决赛以英文答辩形式举行,由国际评审委员会主持,地点为清华大学。
以上时间和周期参照往年,具体竞赛日程及安排以官方通知为准。

丘奖的含金量

丘奖被誉为“华人青少年的诺贝尔奖”,是极具挑战性和含金量的科创类竞赛之一。其评审标准强调创新性,鼓励学生从生活中思考,培养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丘奖的获奖者不仅在国内外高校申请中具有优势,还能在科研相关行业中搭建人脉,为未来研究生涯打下良好基础。

常见问题解答

关于参赛资格

Q1:我报名时是高三学生,12月总决赛时已经升入大学,可以参赛吗?
A1:可以,以参赛报名时是否为在校中学生为准。

Q2:想跨校组队,团队成员不是同一个学校的可以吗?
A2:不可以,学生需在同一所学校组队。

Q3:可以报名参加两个学科的比赛吗?
A3:可以,但需另注册账号,并以不同论文参赛。

Q4:我的论文涵盖数学、物理两个方向,可以同时参加数学奖和物理奖的评比吗?
A4:不可以,同一篇论文不得参加两个科目的比赛。

Q5:可以组建两个队伍参加同一学科的比赛吗?
A5:不可以,在同一学科的比赛中,每个学生只能报名一次。

Q6:一个账号可以报名几个奖项吗?
A6:不可以,每个账号只能对应一个团队,多学科参赛需另注册账号。

Q7:研究报告必须用英文写吗?
A7:丘奖鼓励用英文撰写研究报告,总决赛时必须提交英文研究报告及PPT,并用英文答辩。总决赛前无强制要求。

Q8:如果研究报告已参加其他比赛或投稿,可以参加丘奖吗?
A8:可以,但需在报名时如实填写相关信息。

Q9:可以邮寄参赛材料到组委会报名吗?
A9:不可以,所有材料需在网上提交,书面材料无效。

丘成桐中学科学奖为青少年提供了宝贵的科研机会,激发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科学探索热情。希望更多学生能够积极参与,通过这个平台开启科研之旅,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024丘奖获奖作品集已整理】

丘奖获奖论文资料

【扫码添加科研赛事小助手免费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