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成桐中学科学奖是2008年由数学大师丘成桐先生发起设立的中学生科学创新类奖项,面向全球中学生,倡导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舍弃试卷和标准答案,让学生以提交论文的形式参与竞赛。从十五年前单纯的数学奖,发展到今天数学奖和物理奖、化学奖、生物奖、计算机奖和经济金融建模奖并重的知名中学生科技奖项,正在用自己的力量推动中国青少年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激发和提升中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和创新能力,发掘和培养有潜力的科学人才。
参赛时间
(参考2024年,官方未正式通知)2025年报名截止时间为4月15日至7月31日
适合学生: 面向全球中学生,建议9-12年级参加!(中国内地赛区仅限高中生),学生不得跨校组队。
网上注册报名
开始日期:2025年4月15日
结束日期:2025年7月31日
提交/更新论文
开始日期:2025年8月1日
结束日期:2025年9月15日
分赛区评审
开始日期:2025年10月1日
结束日期:2025年11月3日
论文公示
开始日期:2025年11月4日
结束日期:2025年11月11日
全球总决赛暨颁奖典礼
日期:2025年12月7日至8日(周六至周日)
科学论坛
日期:2025年12月8日(周日)
参赛资格
学生身份:参赛者必须是在校中学生。对于中国内地赛区,仅限于高中生参赛。
组队要求:每支参赛队伍由1-3名同一学校的学生组成,不允许跨校组队。
指导教师:每队可以有一位指导教师,但最终的研究成果必须主要由学生完成。
竞赛规则
提交作品
需要一篇研究报告、学术诚信声明、指导老师信息表、查重报告
学科设置
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经济金融建模六个学科。
报告要求
每个团队必须在9月提供一份研究报告,可用中文或英文书写(如果是中文书写的论文必须有英文摘要,进入第三轮以后的团队,需要上交一份英文版论文)。
评审标准
创新性:项目的创意性和独特性。
科学性:研究方法的严谨性和数据的准确性。
应用价值:研究成果的实际意义和社会影响。
团队合作:成员之间的协作情况以及每个人在项目中的贡献。
竞赛流程
初审:提交的研究报告经过专家评审后,筛选出进入复赛的队伍。
复赛:通过视频会议或其他形式,进行更深入的答辩和交流。
总决赛:晋级总决赛的队伍将在指定地点进行现场答辩,与多位世界顶尖教授评委团队面对面交流。
为什么推荐参加丘成桐中学科学奖?
1. 高含金量
是一项面向全球华人中学生的国际性活动,倡导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舍弃试卷和标准答案,让学生以提交研究报告的形式参与,被复旦、清华、北大等学校列入自主招生的拔尖计划中。
2. 申请利器
作为世界顶尖大学的敲门砖,超过1/2的获奖中学生经推荐分别进入清华、北大、哈佛、MIT、耶鲁和普林斯顿等中外知名大学就读。
3. 全面发展
辅导涉及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经济金融建模六大学科;综合展现学生的创造能力,给予学生充足的发展机会和空间,在研究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造和科研灵感。
奖项设置
1. 分赛区入围奖:
每个赛区的每个学科评选出大约10个队获得分赛区一二三等奖,其中选出5-7个队进入全国答辩。
2. 全国总决赛
分设数学奖、物理奖、化学奖、生物奖、计算机奖、经济金融建模奖;科学金奖。
(一)六科单项奖均设置金奖一个、银奖一个、铜奖三个、优胜奖五个,奖金分别为
金奖5万元
银奖3万元
铜奖1万元
优胜奖0.5万元,并为获奖团队颁发奖杯和证书。
科学金奖一个,奖金5万元,颁发奖杯和证书。
(二)如有需要,组委会将在审核后,为总决赛获奖学生出具用于申请大学的推荐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