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成桐中学科学奖作为一项在全球中学生科研领域极具影响力的赛事,为众多热爱科学研究的学生提供了展现才华的舞台。2025 年,丘奖设立了中国内地、亚洲、北美三大赛区,各赛区在规则和时间安排上存在着一定差异。本文将聚焦北美赛区和内地赛区,深入剖析二者在参赛规则、时间线等方面的不同之处,希望能为有意向参赛的同学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参赛规则差异
(一)报名范围
内地赛区:仅限中国内地各大中学的在校高中生。具体又细分为北部赛区(北京、河北、天津、山西、内蒙古、新疆、黑龙江、吉林、辽宁、湖北、河南、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南部赛区(广东、广西、海南、四川、湖南、贵州、云南、西藏、重庆、福建、江西、安徽)、东部赛区(浙江、江苏、山东、上海)。这样的赛区划分有助于赛事组织方根据不同地区的教育资源和学生特点,更高效地开展赛事活动。
北美赛区:面向除亚洲国家外的其他海外国家的中学生。涵盖了美国、加拿大等众多国家的学生,其报名范围具有很强的国际性和广泛性,为北美及其他非亚洲地区的学生提供了参与高水平科研赛事的机会。
(二)组队要求
内地赛区:每支参赛队伍由 1 - 3 位同一学校的中学生组成,由 1 - 2 位指导老师带领。严格的同校组队要求,有利于促进校内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形成良好的校园科研氛围,同时也便于学校对参赛团队进行管理和指导。
北美赛区:由 1 - 3 名同一中学的学生以个人或组队形式注册报名,提交论文(MIT PRIMES 项目接受以跨校组队形式申报)。相对内地赛区,北美赛区在组队形式上更为灵活,除了常规的同校组队,对于特定项目还允许跨校组队,这有助于整合不同学校学生的优势资源,激发更多创新思维的碰撞。
(三)参赛科目
内地赛区:设有数学、物理、生物学、化学、计算机、经济金融建模 6 大奖项方向,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科选择,覆盖了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的多个领域,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选择。
北美赛区:同样设置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经济金融建模六大参赛科目,在科目设置上与内地赛区保持一致,确保了全球范围内参赛学生在学科选择上的一致性和公平性,便于不同赛区学生在同一学科领域内进行竞争和交流。
(四)材料提交与要求
内地赛区: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研究大纲、研究报告等材料。研究大纲需在特定时间节点前提交,组委对大纲进行初审,通过初审后才进入研究报告的审阅与评估环节。在材料内容方面,要求研究内容和过程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社会公序良俗,研究对象不得包含可能对人类或动物造成身体或心理伤害的食品、烟、酒、药品或医疗器械等。
北美赛区:所需提交的材料包括参赛团队及个人信息(在线填写)、研究报告、Plagiarism check report(最终研究论文的查重报告必须在研究报告提交截止日期之前提交),还可提交补充文件(如实验视频或相关文字 / 图文材料,可选)。在研究报告要求上,严禁任何形式的抄袭或其他学术不端行为,对现有研究方法和结论的引用必须明确注明并包含在参考书目中,每个参赛团队应遵守大多数期刊或学位论文所采用的共同学术诚信标准。如果最终研究报告的相似度超过 10%,组委会将取消参赛队伍的参赛资格;如出现全文抄袭的极端情况,同一学校的所有参赛队伍将被取消比赛资格,并且学校及其公然抄袭行为将被公开举报。
二、时间线对比
(一)内地赛区
2025 年时间线:2 月开放报名,6 月 12 日报名截止,6 月 16 日研究大纲提交截止,6 月下旬组委对大纲进行初审,8 月下旬进行研究报告的审阅与评估,10 月 / 11 月举行口头答辩并公布结果,12 月参加全球总决赛。整个时间线安排较为紧凑,从报名到总决赛跨度约 10 个月,各阶段时间节点明确,要求学生严格按照时间推进研究工作和提交材料。
时间线特点:报名开放时间较早,给予学生相对充裕的时间准备研究大纲和组建团队。研究大纲初审环节为学生提供了及时反馈,有助于学生在后续研究报告撰写中进行调整和完善。但从研究报告审阅到口头答辩时间间隔较短,学生需要在有限时间内对研究成果进行充分梳理和准备展示。
(二)北美赛区
2025 年时间线:6 月 20 日开启线上登记注册,以团队形式报名参赛(1 - 3 名成员,必须来自同一所学校)。6 月 16 日 - 8 月 24 日期间可提交 / 更新论文,截止时间为美东时间 8 月 24 日 24:00,在截止日期之前可多次更新论文。9 月 1 日 - 10 月 26 日进行论文审查,11 月 15 - 16 日举行北美赛区各学科答辩,11 月 16 日下午 6:00 举办北美赛区颁奖典礼。12 月 6 - 7 日参加在清华大学举行的总决赛暨颁奖典礼,总决赛以英文答辩的形式举行,由国际评审委员会主持。
时间线特点:报名开启时间相较于内地赛区晚,且从报名开启到论文提交截止时间较短,对学生的时间管理和研究进度把控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但在论文提交截止前允许多次更新论文,给予学生一定灵活性来完善研究成果。北美赛区答辩和颁奖典礼相对独立,之后再统一参加全球总决赛,这样的安排有助于北美赛区先选拔出优秀队伍,再与其他赛区在总决赛中竞争。
三、差异带来的影响及建议
(一)对参赛学生准备策略的影响
内地赛区学生:由于报名开放早,学生有足够时间确定研究方向、寻找队友和指导老师,在撰写研究大纲时可以更从容地查阅资料、构思框架。在通过大纲初审后,要合理规划时间进行深入研究和撰写报告,同时要预留出充足时间准备口头答辩,如进行模拟演练、优化展示 PPT 等。
北美赛区学生:鉴于报名开启晚且论文提交时间紧张,学生需要提前对研究课题有一定储备和思考,一旦报名开启就能迅速组队并投入研究和论文撰写。在论文撰写过程中,要注重效率和质量的平衡,利用好可更新论文的机会,根据反馈及时完善。同时,要提前适应英文答辩环境,提升英语表达和学术交流能力,以应对总决赛的英文答辩要求。
(二)对赛事组织和评审的影响
内地赛区:分赛区设置有助于更细致地了解不同地区学生的科研水平和特点,便于组织区域性的评审活动,选拔出更具代表性的队伍进入全球总决赛。但多轮评审环节和分赛区组织工作,对赛事组织方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要求较高。
北美赛区:相对简洁的赛区组织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组织工作的复杂性。但由于参赛学生来自众多不同国家,文化背景和教育体系差异较大,对评审标准的统一性和评审专家的国际化视野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给有意参赛学生的建议
提前了解规则和时间线:无论是内地赛区还是北美赛区的学生,在计划参赛前,都要详细了解对应赛区的规则和时间线,将关键时间节点标注在日历上,制定合理的学习和研究计划。
注重学术诚信和规范:两个赛区都高度重视学术诚信,学生在研究和撰写报告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学术规范,正确引用参考文献,杜绝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
提升团队协作能力:组队参赛的学生要注重团队协作,发挥每个成员的优势,合理分工,定期进行团队讨论和交流,确保研究工作顺利推进。
加强跨文化交流能力(北美赛区学生):北美赛区学生最终要参加全球总决赛,与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竞争和交流,因此要加强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科研思维和表达方式,提升自己在国际舞台上的竞争力。
丘成桐中学科学奖北美赛区和内地赛区在规则和时间线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这些差异反映了不同赛区的特点和需求。参赛学生只有充分了解并适应这些差异,才能在比赛中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取得优异成绩。
相关文章:
2025丘成桐中学科学奖报名在即,避开这5大材料误区,冲刺金奖!
2025 年丘成桐中学科学奖报名开启!丘奖参赛时间安排是什么?怎么报名?
丘成桐中学科学奖三大赛区介绍
2025年丘成桐中学科学奖参赛指南
丘成桐中学科学奖是什么?含金量如何?
丘奖包含哪些学科?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分别有什么要求?
参加丘奖如何提交研究报告?需要哪些材料?
丘成桐赛事三大赛区有何不同?一文带你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