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的摇篮:丘成桐中学科学奖

在科研的世界里,灵感的火花往往在不经意间闪现。深夜的实验室里,悠介望着试管中浑浊的液体,突然想起了外婆熬的味噌汤,这个看似无关的联想竟让他找到了改良海洋微生物培养液的新思路,三年后成功攻克了世纪难题。科研并非按部就班的旅程,而是在迷雾中捕捉萤火的探险。丘成桐中学科学奖(简称“丘奖”)正是为青少年打开科研世界大门的重要赛事。

丘成桐中学科学奖简介

丘成桐中学科学奖由著名数学家、菲尔兹奖首位华人得主丘成桐教授于2008年发起,旨在激发全球华人中学生的科研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科学精神。丘奖涵盖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经济金融建模六个学科方向,吸引了国内外众多优秀学子参与,已成为展示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

丘奖发展历程

2008年:丘成桐中学数学奖设立。
2013年:丘成桐中学物理奖设立。
2016年:生物奖、化学奖启动,并设立跨学科综合奖项——科学金奖。
2018年:丘成桐金融建模奖设立。

丘奖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展示科研成果的机会,更成为国内外高校选拔优秀人才的重要参考。

丘奖参赛指南

适合参赛对象

中国赛区:中国内地各大中学的在校学生(仅限高中生)。

海外赛区(亚洲赛区):除中国内地外,港澳台地区及亚洲其他国家的中学生。

海外赛区(北美赛区):除亚洲国家外,其他海外国家的中学生。

竞赛时间线(参考)

4月15日-7月31日:以个人或团队形式报名参赛(1-3名成员),报名网址为http://www.yau-awards.com,截止时间为7月31日24:00。

8月1日-9月15日:提交研究报告,截止时间为9月15日24:00。

9月16日-9月30日:材料审核。

10月1日-11月3日:分赛区评选,数学奖还设有东部赛区,各赛区评选出入围全球总决赛的名单。

11月4日-11月10日:入围全球总决赛的名单及研究报告在网上公示。

12月7日-12月8日:总决赛以英文答辩形式举行,由国际评审委员会主持,地点为清华大学。
以上时间和周期参照往年,具体竞赛日程及安排以官方通知为准。

丘奖的含金量

丘奖被誉为“华人青少年的诺贝尔奖”,是极具挑战性和含金量的科创类竞赛之一。其评审标准强调创新性,鼓励学生从生活中思考,培养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丘奖的获奖者不仅在国内外高校申请中具有优势,还能在科研相关行业中搭建人脉,为未来研究生涯打下良好基础。

常见问题解答

关于参赛资格

Q1:我报名时是高三学生,12月总决赛时已经升入大学,可以参赛吗?
A1:可以,以参赛报名时是否为在校中学生为准。

Q2:想跨校组队,团队成员不是同一个学校的可以吗?
A2:不可以,学生需在同一所学校组队。

Q3:可以报名参加两个学科的比赛吗?
A3:可以,但需另注册账号,并以不同论文参赛。

Q4:我的论文涵盖数学、物理两个方向,可以同时参加数学奖和物理奖的评比吗?
A4:不可以,同一篇论文不得参加两个科目的比赛。

Q5:可以组建两个队伍参加同一学科的比赛吗?
A5:不可以,在同一学科的比赛中,每个学生只能报名一次。

Q6:一个账号可以报名几个奖项吗?
A6:不可以,每个账号只能对应一个团队,多学科参赛需另注册账号。

Q7:研究报告必须用英文写吗?
A7:丘奖鼓励用英文撰写研究报告,总决赛时必须提交英文研究报告及PPT,并用英文答辩。总决赛前无强制要求。

Q8:如果研究报告已参加其他比赛或投稿,可以参加丘奖吗?
A8:可以,但需在报名时如实填写相关信息。

Q9:可以邮寄参赛材料到组委会报名吗?
A9:不可以,所有材料需在网上提交,书面材料无效。

丘成桐中学科学奖为青少年提供了宝贵的科研机会,激发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科学探索热情。希望更多学生能够积极参与,通过这个平台开启科研之旅,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024丘奖获奖作品集已整理】

丘奖获奖论文资料

【扫码添加科研赛事小助手免费领取】

2025丘奖新赛季来袭,备赛攻略全解读!

2024年12月8日,丘奖总决赛在清华大学圆满落幕,全球2813支队伍历经激烈角逐,最终60个项目脱颖而出,站上领奖台。这些获奖项目背后,是选手们长时间的精心打磨,许多项目更是提前一年便开始筹备,才得以在总决赛中大放异彩。如今,2025年丘奖新赛季已然拉开帷幕,当下正是备赛的黄金时期。对比近两年赛程,不难发现丘奖赛程逐年提前,提前备赛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丘奖作为一项极具影响力的国际性科研赛事,为青少年提供了展示科研能力、锻炼创新思维的广阔平台。其涵盖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经济金融建模等多学科领域,吸引了全球众多优秀学子参与。丘奖的评审标准严格,注重项目的创新性、学术价值以及研究过程的严谨性,旨在选拔出真正具备科研潜力和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

三大赛区赛程概览

内地赛区

2024年丘奖内地赛区报名于4月15日启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经济金融建模六大奖项同步开启网上注册报名通道,赛程安排与前一年基本一致,但评审环节有所提前。参赛者需密切关注赛事官方通知,合理规划研究进度,确保在规定时间内提交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2024丘成桐中学科学奖(内地赛区)整体日程
时间 事项 备注
4月15日-7月31日 网上注册报名 以个人/团队的形式报名参赛(1-3名成员);报名网址:www.yau-awards.com;截止时间:7月31日24:00
8月1日-9月15日 提交/更新研究报告 报名成功后,8月1日起即可提交研究报告;截止时间:9月15日24:00;期间研究报告可进行更新。
10月1日-11月3日 分赛区评审 分南部、北部赛区;数学奖还设有东部赛区,各赛区评选出入围全球总决赛的名单。
11月4日-11月11日 论文公示 入围全球总决赛的名单及研究报告在网上进行公示。
12月7-8日 全球总决赛暨颁奖典礼 总决赛以英文答辩的形式举行,由国际评审委员会主持,总决赛及颁奖典礼地点:清华大学。
12月8日(周日) 科学论坛 通识报告,地点:清华大学。

亚洲赛区

亚洲赛区的报名于2024年2月开启,相较于上一年,报名截止时间与研究大纲提交截止时间均有所延迟。这一调整为参赛者提供了更充裕的准备时间,但也意味着竞争将更加激烈。参赛者应充分利用这段时间,深入调研、精心选题,为后续的研究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丘奖亚洲赛区时间线
时间 事项
2月 开放报名
6月16日 报名截止
6月17日 研究大纲提交截止
6月下旬 组委会对大纲进行初审
7月 初审结果公布
8月14日 完整研究报告提交截止
8月下旬 研究报告评估
9月 评估结果公布
10月/11月 口头答辩&结果公布
11月下旬 颁奖典礼及科学讲座
12月 全球总决赛

北美赛区

北美赛区报名于2024年6月1日全面启动,是最后一个公布时间线的赛区。与前一年相比,报名时间推迟了半个月,从报名到截止提交的时间整体缩短了11天,而论文提交的截止日期仅推迟了4天。时间的压缩对参赛者的备赛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参赛者需在短时间内完成高质量的研究工作,这对时间管理能力和研究效率都是极大的考验。

2024丘成桐中学科学奖(北美)时间表
关键日期 事项 备注
6月1日 线上注册报名
团队报名(1-3人,必须来自同一所学校)
报名网址:https://www.yau-science-awards.org/
6月1日-8月24日 提交/更新论文 截止日期:美东时间8月24日24:00,在截止日期之前,可以更新论文
9月3日-10月27日 论文审查
11月16日-17日(周六、周日) 北美赛区各学科答辩
2024/11/17(周日) 北美赛区颁奖典礼  美东时间11月17日下午6:00
12月7日-8日(周六、周日) 总决赛和颁奖典礼
总决赛以英文答辩的形式举行,由国际评审委员会主持,地点:清华大学(北京)
12月7日-8日(周六、周日) 科学论坛
公开演讲,地点:清华大学(北京)

备赛要点分析

选题方向

丘奖的选题方向至关重要。以生物学科为例,近年来交叉学科研究愈发受到青睐。有专家指出,以某一学科为核心,研究跨学科问题已成为科研新趋势。例如,将生物学与计算机科学、物理学等学科相结合,探索生物系统的复杂性、生物信息的处理与分析等前沿课题,不仅能拓宽研究视野,还能为学科发展注入新活力。计算机学科方面,研究问题可涵盖基础理论与技术应用,关键在于突出算法改进。无论是软件开发还是硬件设计,高效的算法都是提升系统性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核心要素。参赛者应紧跟学科前沿动态,结合自身兴趣与优势,选择具有创新性和研究价值的课题。

研究过程

丘奖评审注重研究过程的严谨性。参赛者需从问题提出、文献综述、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到结论得出,每一个环节都要做到科学、合理、有条理。在研究过程中,要注重实验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数据分析时,要运用恰当的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深入挖掘,从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为结论提供有力支持。同时,要注重研究过程的记录与整理,详细记录实验步骤、数据采集过程、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等,以便在撰写研究报告时能够清晰、完整地呈现研究过程。

时间规划

丘奖备赛是一个长期且系统的过程,合理的时间规划至关重要。参赛者需根据赛事时间线,结合自身学习进度,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在备赛初期,要充分调研、广泛阅读相关文献,确定研究方向与课题;中期要集中精力进行实验设计与数据采集,及时分析实验结果,调整研究方案;后期则要专注于研究报告的撰写与修改,确保报告内容完整、逻辑清晰、语言规范。同时,要预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模拟答辩,熟悉答辩流程,锻炼表达能力与应变能力,以便在决赛中展现出最佳状态。

2024丘奖总决赛复盘

生物奖

2024年丘奖生物奖的参赛作品呈现出多样化特点。随着参赛人数的增加,生物赛道的竞争愈发激烈。有分析指出,未来生物学科的研究趋势将更加注重交叉学科的融合。以生物学为核心,结合计算机科学、物理学、化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与技术手段,将为解决复杂的生物问题提供新的思路与途径。例如,在生物信息学领域,通过运用计算机算法对海量生物数据进行分析与挖掘,揭示生物系统的内在规律;在生物物理学方面,借助物理原理与技术手段,研究生物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生物系统的力学特性等,为生物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与方法。参赛者在选题时应充分考虑交叉学科的研究方向,结合自身兴趣与优势,选择具有创新性和研究价值的课题,以提高获奖几率。

计算机奖

丘奖计算机奖的评审标准明确,所有课题都需围绕官网给出的标准推进。参赛作品的研究问题可以是基础理论的研究,也可以是技术问题的探索,研究对象既可以是软件相关,也可以是硬件相关,但关键在于突出对算法的改进。在计算机学科领域,算法是解决问题的核心,高效的算法能够显著提升系统的性能与效率。例如,在人工智能领域,通过对深度学习算法的优化与改进,提高模型的准确率与训练速度;在数据结构方面,设计高效的数据结构,能够显著提升数据存储与检索的效率。参赛者在选题时,应注重算法的创新性与实用性,结合实际应用场景,提出具有突破性的算法改进方案。例如,在图像识别领域,针对复杂场景下的目标检测问题,设计一种新的算法框架,能够更准确地识别目标物体,同时降低误检率和漏检率;在网络安全领域,提出一种高效的加密算法,能够在保证数据安全的同时,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这些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算法改进,将使参赛作品在众多项目中脱颖而出,赢得评委的青睐。

备赛建议

提前规划,合理安排时间

丘奖备赛是一个长期且系统的过程,参赛者需提前规划,合理安排时间。建议参赛者在备赛初期,充分调研、广泛阅读相关文献,确定研究方向与课题;中期集中精力进行实验设计与数据采集,及时分析实验结果,调整研究方案;后期则要专注于研究报告的撰写与修改,确保报告内容完整、逻辑清晰、语言规范。同时,要预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模拟答辩,熟悉答辩流程,锻炼表达能力与应变能力,以便在决赛中展现出最佳状态。

注重团队协作,发挥各自优势

丘奖的参赛项目通常需要团队合作完成。在团队组建过程中,要注重成员的学科背景与专业技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例如,对于跨学科的研究项目,团队成员可以分别来自不同的学科领域,通过相互协作与交流,共同攻克研究难题。在团队合作过程中,要加强沟通与协调,明确分工与责任,确保团队成员能够高效配合,共同推进项目进展。

关注赛事动态,及时调整策略

丘奖的赛程安排与评审标准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参赛者需密切关注赛事官方网站与相关通知,及时了解赛事动态,根据最新的赛程安排与评审要求,及时调整备赛策略。例如,如果赛程提前,参赛者需加快研究进度,合理压缩研究时间;如果评审标准有所变化,参赛者需及时调整研究重点与方向,确保项目符合评审要求。

丘奖作为一项国际性科研赛事,为青少年提供了展示科研能力、锻炼创新思维的广阔平台。随着赛事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参赛人数逐年增加,竞争也愈发激烈。未来,丘奖将继续推动青少年科研创新的发展,为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研人才发挥重要作用。参赛者在备赛过程中,不仅要注重项目的创新性与学术价值,还要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包括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等。通过参与丘奖,参赛者将获得宝贵的经验与成长机会,为未来的科研之路奠定坚实基础。

丘奖新赛季已然启航,备赛的号角已经吹响。希望广大参赛者能够抓住这一宝贵机会,提前规划、精心准备,以饱满的热情与严谨的态度投入到备赛中。相信在丘奖的舞台上,每一位参赛者都能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取得优异的成绩。

【2024丘奖获奖作品集已整理】

丘奖获奖论文资料

【扫码添加科研赛事小助手免费领取】

丘成桐中学科学奖获奖名单揭晓!上海学子斩获12项大奖

2024年12月8日,备受瞩目的丘成桐中学科学奖总决赛在清华大学圆满落幕。来自全球的81支中学生团队经过激烈角逐,共决出61项大奖,涵盖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经济金融建模六个学科的金、银、铜奖和优胜奖,以及跨学科的最高奖项——科学金奖。在这次大赛中,上海学子表现出色,共揽获12个奖项,其中包括1个金奖、1个银奖、4个铜奖和6个优胜奖,展现了上海中学生的卓越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

一、丘成桐中学科学奖简介

丘成桐中学科学奖(S.-T. Yau High School Science Award)自2008年由著名数学家丘成桐先生发起设立,被誉为“中国青年诺贝尔奖”。该奖项由清华大学主办,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承办,入选2022-2025学年教育部竞赛白名单。竞赛面向全球中学生,涵盖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经济金融建模六大基础学科,倡导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舍弃传统试卷和标准答案,让学生以提交研究报告的形式参与竞赛。这一独特的竞赛形式旨在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一)竞赛的影响力

丘成桐中学科学奖自设立以来,累计吸引了17200余支队伍参赛,覆盖国内30个省市自治区,以及港澳台地区和美国、英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多个国家。超过半数的获奖学生进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MIT)、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中外知名高校深造,其中不乏坚持学术研究的科研人才。这一奖项不仅为中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科研成果的平台,更为高校选拔和培养优秀科研人才提供了重要参考。

二、上海学子获奖情况

在这次丘成桐中学科学奖总决赛中,上海学子表现出色,共获得12个奖项,具体如下:

(一)经济金融建模金奖

学校:上海美国学校浦西
参赛学生:李清璈
指导老师:陈仪
论文题目:Importing for Producing: The Net Effect of Carbon Regulation on Emission Reduction

(二)化学银奖

学校:上海中学国际部
参赛学生:李伊诺
指导老师:商珞然
论文题目:Inkjet Printing of Photonic Crystals for Photothermal Responsive Structural Color Display

(三)化学铜奖

学校:上海市七宝德怀特高级中学
参赛学生:吕佳妮
指导老师:王亮兴

(四)计算机铜奖

学校:上海中学国际部
参赛学生:樊宬睿
指导老师:何天舟
学校: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
参赛学生:褚诗语、沈哲楷
指导老师:朱皓斌

(五)经济金融建模铜奖

学校:包玉刚实验学校
参赛学生:刘寅楷
指导老师:Maximilien MacKie

(六)数学优胜奖

学校:上海市民办平和学校
参赛学生:沈子原
指导老师:丁煜宸

(七)物理优胜奖

学校:上海科技大学附属学校
参赛学生:黄驿轩、李张晟
指导老师:薛家民

(八)生物优胜奖

学校:上海中学国际部
参赛学生:谢艾思
指导老师:冯依力、陈琳

学校:上海市民办平和学校
参赛学生:李明轩
指导老师:李新建

学校: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国际部
参赛学生:李维铮
指导老师:张鹭、赵婷玉

(九)计算机优胜奖

学校:上海美国学校
参赛学生:华子颜
指导老师:成治淇,肖俊

三、上海学子的科研实力

上海学子在丘成桐中学科学奖中的出色表现,充分展现了上海中学生的科研实力和创新精神。这些获奖学生不仅在学术研究上表现出色,还在团队合作、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上展现了极高的水平。他们的研究成果不仅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还对实际问题提出了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一)创新思维的培养

丘成桐中学科学奖倡导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和挑战自我的平台。通过参与这一竞赛,学生不仅能够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还能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无论是在学术研究还是在实际工作中,都将为他们提供坚实的基础。

(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团队合作是丘成桐中学科学奖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获奖项目都是由团队完成的,这不仅展示了学生之间的协作能力,还体现了他们在团队中的分工和配合。通过团队合作,学生能够更好地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完成复杂的科研任务。

丘成桐中学科学奖总决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全球中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科研成果的平台,也为高校选拔和培养优秀科研人才提供了重要参考。上海学子在此次竞赛中的出色表现,充分展现了他们的科研实力和创新精神。希望未来有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到这样的高水平竞赛中,展示自己的才华,为科研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4丘奖获奖作品集已整理】

丘奖获奖论文资料

【扫码添加科研赛事小助手免费领取】

普高学生斩获丘成桐中学科学奖国家二等奖的备考秘籍

丘成桐中学科学奖是一项极具影响力的国际性学术竞赛,它以鼓励创新、培养学生自主科研能力为宗旨,为全球华人中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科研成果的平台。作为一名普高学生,能够在这一赛事中获得国家二等奖,无疑是对自己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的极大认可。以下是一位同学的备考经验分享,希望能为有志于参与丘成桐中学科学奖的同学们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赛事简介

丘成桐中学科学奖面向全球华人中学生,涵盖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经济金融建模等多个学科领域。参赛者需以 1 - 3 人组队的形式提交原创论文,经过层层选拔,最终角逐出各学科的金奖、银奖、铜奖及优胜奖。该赛事的含金量极高,自创办以来,众多获奖者被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世界顶尖学府录取,因此被誉为优质院校的敲门砖。

二、参赛历程

(一)组队与选题

在决定参赛后,首先要考虑是独自参赛还是组队参赛。组队参赛的优势在于可以发挥团队成员的各自优势,弥补彼此的不足。例如,队友擅长编程,而自己擅长推导公式,两人便可以相互协作,高效完成研究任务。选题是参赛的关键一步,需要根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储备,寻找一个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方向。可以参考往届获奖论文,从中汲取灵感,但切忌盲目跟风。选题应结合自身兴趣和学科优势,确保在后续的研究过程中能够保持热情和动力。

(二)知识储备与研究过程

确定选题后,要提前学习可能用到但尚未掌握的知识。丘成桐中学科学奖注重研究的创新性和科学性,因此需要参赛者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在研究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如实验数据不理想、理论推导受阻等。这就需要参赛者保持严谨的学术态度,不断调整研究方法,反复验证结果。同时,要注重与指导老师的沟通交流,及时请教问题,获取专业的建议和指导。

(三)论文撰写与答辩准备

论文撰写是参赛的重要环节,需要严格按照学术规范进行。论文应清晰地阐述研究背景、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语言表达要准确、简洁、严谨。在论文撰写过程中,要注重逻辑性和条理性,使读者能够轻松理解研究的核心内容。答辩环节同样至关重要,参赛者需要提前准备好答辩 PPT,熟悉论文内容,进行多次模拟答辩,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在答辩过程中,要自信、从容,准确回答评委提出的问题。

三、比赛特点与收获

丘成桐中学科学奖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创新、严谨和坚持。评审标准强调“问题解决和方法学方面的创造性”以及“科学性、严密性”,要求参赛者在研究中提出新的方法或综合应用已有技巧,同时确保方法和结论的正确性。参赛过程是一个长期的科研探索过程,需要参赛者具备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精神。在这个过程中,参赛者不仅能够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还能培养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等综合素质。

四、给参赛者的建议

认真对待 :丘成桐中学科学奖并非普通的竞赛,而是一次难得的科研体验。参赛者应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对待每一个环节,用心去研究和思考,而不是为了获奖而参赛。

注重创新 :在选题和研究过程中,要注重创新性,避免重复他人的研究。可以从独特的角度出发,提出新颖的观点和方法,使自己的研究更具竞争力。

团队协作 :如果是组队参赛,要充分发挥团队的优势,合理分工,相互支持。在团队合作中,要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共同解决问题。

坚持到底 :科研之路充满挑战,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参赛者要有坚定的信念,不轻易放弃,坚持到底,才能收获成功。

丘成桐中学科学奖为普高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科研能力的广阔舞台。通过参与这一赛事,学生不仅能够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还能培养创新思维和科研素养,为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希望每一位有志于参与丘成桐中学科学奖的同学都能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实现自己的科研梦想。

【2024丘奖获奖作品集已整理】

丘奖获奖论文资料

【扫码添加科研赛事小助手免费领取】

丘成桐中学科学奖-生物奖深度解析

2024年丘成桐中学科学奖总决赛在清华大学圆满结束,评选出了61个奖项,覆盖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和经济金融建模六大学科。本文旨在深入分析丘奖生物学科-生物学科的获奖项目和研究方向。

丘成桐中学科学奖简介

丘成桐中学生科学奖自2008年设立以来,已成为中学生科学创新的重要奖项。该奖项以科研学术论文和专业学术答辩为评价主体,鼓励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以提交论文的形式参赛。

丘奖参赛规则解读

参赛规则强调学科相关性、研究主题和方法的明确性、概念的正确性和结论的合理性、团队合作性、学术规范性和实验规范性。参赛作品应展示高中生的特点,避免超出高中生的生活范围。查看丘奖规则详细介绍

获奖作品解读

今年的获奖作品展示了生物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强调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性。以下是部分获奖项目的解读:

生物金奖暨科学金奖

课题: Design, Optimization, and Mechanism Study of Antithrombotic Microstructure Surfaces on Mechanical Heart Valves Inspired by Shark-Skin Riblet

该项目首次将仿生微沟槽应用于心脏机械瓣,提出了微沟槽对血液剪切力场影响的机制,为心脏机械瓣置换患者的血栓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生物银奖

课题: Exploring the “Brain Switch” of Alcoholics: A Study on the Neural Mechanisms of Liraglutide in Reducing Alcohol Addiction

银奖项目研究了利拉鲁肽对酒精成瘾的治疗效果,紧扣当前最尖端的小分子类研究技术。

生物铜奖

课题: Tableware Jitter Elimination Technology for Parkinson’s Patients

该项目通过算法调整餐具适应帕金森病人的抖动,展示了计算机和机械工程在生物学问题中的应用。

丘奖生物学科备赛建议

对于有意参加丘奖的学生,建议如下:

1.一致性:竞赛/科研需个性化,强调一致性与延伸性。

2.利用优势:合理利用就读学校所在地(地区)、自身家庭的优势。

3.时间管理:拉长时间线,让每个阶段都能有所进步,成果最大化。

4.项目选择:切勿盲目跟风,巧妙借势,举一反三。

丘成桐中学科学奖不仅是展示学生科研能力的平台,更是鼓励创新和探索的赛事。通过这些获奖项目,我们可以看到学生们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提出有意义的解决方案。这些项目不仅在学术上具有创新性,而且在实际应用中也具有广阔的前景。期待未来有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这一赛事中,为科学研究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4丘奖获奖作品集已整理】

丘奖获奖论文资料

【扫码添加科研赛事小助手免费领取】

2024丘成桐中学科学奖计算机学科深度解析

2024年丘成桐中学科学奖总决赛在清华大学成功闭幕,共评选出61个奖项,覆盖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经济金融建模六大学科。

丘成桐中学科学奖简介

丘成桐中学生科学奖由数学大师丘成桐先生于2008年发起设立,旨在鼓励中学生进行科研创新。该奖项以“科研学术论文”和“专业学术答辩”为评价主体,倡导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舍弃试卷和标准答案,以提交论文的形式参赛。奖项已发展成为涵盖六大学科的知名赛事,并入选教育部赛事白名单,具有国际影响力。

如果你有幸进入丘奖的决赛并拿奖,就有机会获得丘成桐先生亲自撰写的推荐信。即便没有获奖,这份完整的科研经历及论文成果,也能在申请中成为你不可或缺的点睛之笔。丘奖年年吸引不少青少年参加的原因有以下两点:

1.具有国际影响力

截至目前,丘奖已成功举办十五届,累计超过2000余所中学、12000余支队伍参赛,覆盖国内30余个省市自治区和美国、新加坡等多个海外国家,共461余个学生团队的近850余人受到奖励,450余位全球各国的知名教授、科学家担任奖项的评委或顾问。

2.成功助力申请

超过1/2的获奖中学生经推荐分别进入清华、北大、哈佛、MIT、耶鲁和普林斯顿等中外知名大学就读,其中不乏进入理想大学后依然坚持学术研究的科研人才。

丘奖PDF版获奖作品集亮点解析备赛书单

丘奖参赛流程与材料

丘奖的参赛流程严谨,要求参赛者提交论文,并进行答辩。参赛材料包括指导老师信息表、学术诚信声明与查重报告等。最重要的是提交一篇完整的论文,篇幅通常在20-30页A4纸左右,内容涵盖背景介绍、研究成果和研究过程。

丘奖区别于其它的青少年科学赛事,其最大的特点是学术性和参赛流程的严谨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报名注册时间三赛区都不同

2.第一轮评审都以论文为评审材料

3.答辩模拟博士生和研究生的答辩,评委很尖锐苛刻

4.总决赛都设立在12月的第一个周末

5.总决赛评委团:丘成桐的“朋友圈”

同样,以内地赛区学子为例,参加比赛还需要前期提交很多的表格和资料

•  指导老师信息表(建议邀请学校老师或者英才导师作为丘奖指导老师)

• 学术诚信声明与查重报告(重复率低于10%)

•  视频与辅助材料

但归根结底,丘奖最终需要提交的还是一篇完整的论文。丘奖希望我们的中学生能够具备对于科学的好奇心,有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最重要的课题的选择一定是基于此之上的,学生需要挖掘并叙述属于自己的科研故事。一篇优秀的丘奖论文需要:

1.具有学术价值

2.符合学术思维

3.达到学术标准

丘奖论文的目的是体现高中生科学素养以及科研潜力,便于大学发现有才华的高中生,篇幅通常在20-30页A4纸左右,内容涵盖背景介绍、研究成果和研究过程。

计算机学科获奖项目分析

丘奖的评审标准强调学科相关性、选题重要性、理论或技术的原创性和先进性以及结果的正确性。以下是部分获奖项目的分析:

计算机金奖

课题:LLM Mathematical Reasoning Grounded with Formal Verification

该项目将大语言模型(LLM)与形式化定理证明(FTP)结合,以减轻LLM的幻觉问题。实验结果显示,这一算法设计显著提高了数学竞赛问题解答的准确性。

计算机银奖

课题:Diagnosing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via Brain-Population Graph-in-Graph Neural Networks

银奖项目提出了新的算法结构和概念,研究了两类自闭症诊断,结合了图神经网络和处理数据结构。

计算机优胜奖

课题:Hrbench: Historical Reasoning Benchmarking for Large Language Models

优胜奖项目是一个关于生成模型的项目,选题巧妙,方向新颖,结合了计算机和历史学科。

计算机总决赛晋级

课题:记录生命——基于环境感知及深度学习的长寿花形态周期变化分析系统

该项目通过训练神经网络,自动检测长寿花的形态周期变化,展示了中学生的科研潜力。

获奖论文特点总结

获奖论文的特点包括:

1.研究问题可以是基础理论的研究,也可以是技术问题的探索

2.研究对象可以是软件相关,也可以是硬件相关

3.关键需要突出对于算法的改进

丘成桐中学科学奖不仅是一个展示学生科研能力的平台,更是一个鼓励创新和探索的赛事。通过这些获奖项目,我们可以看到学生们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提出有意义的解决方案。这些项目不仅在学术上具有创新性,而且在实际应用中也具有广阔的前景。期待未来有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这一赛事中,为科学研究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4丘奖获奖作品集已整理】

丘奖获奖论文资料

【扫码添加科研赛事小助手免费领取】

2024年丘成桐中学科学奖-金奖项目深度解析

2024年12月8日,备受瞩目的丘成桐中学科学奖总决赛在清华大学圆满结束。在2813支参赛队伍中,共有60个项目脱颖而出,赢得了荣誉奖项。这些获奖项目不仅展示了学生们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也反映了丘成桐中学科学奖在推动青少年科学研究方面的重要影响。

生物金奖暨科学金奖

学校: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参赛学生:刘广羽

课题:Design, Optimization, and Mechanism Study of Antithrombotic Microstructure Surfaces on Mechanical Heart Valves Inspired by Shark-Skin Riblet

本项目旨在将仿生鲨鱼鳞片微沟槽结构应用于心脏机械瓣叶,以降低血流阻碍和血栓风险。这一创新研究不仅在物理力学领域展现了深厚的理论基础,而且在生物学应用上具有重要意义,为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的患者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数学金奖

学校:北京一零一中学

参赛学生:巩芸杉

课题:Optimizing Dart Throwing Strategies for the Elderly Based on Markov Decision Process

该研究通过数学建模,为老年人设计了一套科学的投镖策略,旨在降低学习门槛并提高活动参与度。研究利用马尔可夫决策过程建立了飞镖投掷策略模型,并提出了三种优化策略,帮助老年人更好地参与飞镖运动。

物理金奖

学校:南京外国语学校

参赛学生:彭子轩、周小希、张济帆

课题:Number Recognition by Listening—Traditional Acoustic Feature Analysis and Machine Learning Method for Estimating the Number of Balls in a Black Box

该项目探讨了使用声学分析和机器学习方法准确估算密封容器中物体数量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结合传统声学分析和机器学习方法,可以实现对黑箱中球数的准确可靠预测,为行李安检、自动化生产线和制药行业等领域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化学金奖

学校: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参赛学生:孔繁淏

课题:Improving intracellular synthesis efficiency of GFP catenane through directed evolution

该项目通过定向进化方法,模拟自然进化机制,实现靶向基因修饰,显著提高了蛋白质工程的效率和成功率。这一创新方法在生物医学和功能材料领域具有巨大应用价值。

计算机金奖

学校:华润小径湾贝赛思国际学校

参赛学生:何坤朗

课题:LLM Mathematical Reasoning Grounded with Formal Verification

本项目将大语言模型与形式化定理证明相结合,以减轻大语言模型的幻觉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这一算法设计显著提高了数学竞赛问题解答的准确性,为大语言模型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经济金融建模金奖

学校:上海美国学校浦西

参赛学生:李清璈

课题:Importing for Producing: The Net Effect of Carbon Regulation on Emission Reduction

该项目探讨了碳税政策对国内外二氧化碳排放变化的实际影响。研究发现,尽管碳税政策在国内有效减少了二氧化碳污染,但全球范围内的碳排放仍在增加。这一研究为理解碳税政策的全球影响及制定更有效的气候政策提供了重要见解。

丘成桐中学科学奖不仅是一个展示学生科研能力的平台,更是一个鼓励创新和探索的赛事。通过这些获奖项目,我们可以看到学生们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提出有意义的解决方案。这些项目不仅在学术上具有创新性,而且在实际应用中也具有广阔的前景。期待未来有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这一赛事中,为科学研究贡献自己的力量。2025 年丘奖备赛开启,查看参赛攻略与备赛规划助力决胜赛场

【2024丘奖获奖作品集已整理】

丘奖获奖论文资料

【扫码添加科研赛事小助手免费领取】

丘成桐中学科学奖:中学生科研创新的权威赛事

丘成桐中学科学奖(S.-T. Yau High School Science Award)是由数学大师丘成桐先生于 2008 年发起设立的中学生科学创新类奖项,由清华大学主办,面向全球华人中学生,入选 2022 - 2025 学年教育部竞赛白名单,涵盖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经济金融建模六大基础学科。该奖项以“科研学术论文”和“专业学术答辩”为评价主体,倡导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舍弃试卷和标准答案,以提交论文的形式参赛,旨在推进中学科学发展,激发和提升全球华人中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和创新能力。

一、竞赛特点

丘成桐中学科学奖具有以下五大特点:

(一)开放性

该竞赛面向全球中学生,参赛形式开放,允许学生在赛事过程中查找资料、获取指导老师的帮助,与传统数学竞赛相比具有显著差异。

(二)团队合作

学生可以 1 - 3 人组队参赛,共同完成研究成果,这是与传统数学赛事的重要区别。

(三)时间自由

竞赛仅规定在每年 7 月完成报名,9 月末完成论文提交,具体何时开始准备课题没有任何限制。即使是 9 - 10 年级的低龄参赛者,如果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论文,也可以等到有新想法后在下一年提交作品。

(四)内容自由

参赛选题完全由学生自主确定,只要有学术价值均可研究。

(五)考核自由

竞赛没有标准答案来核定参赛者的成绩,完全通过评委阅读作品来评估与选拔优胜者。

二、参赛指南

(一)竞赛科目

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经济金融建模。

(二)报名范围

中国内地各大中学的在校学生(仅限高中生)、港澳台及海外华人中学生。

海外亚洲赛区是除中国内地外,港澳台地区及亚洲其他国家的中学生可以报名参与。

丘奖三大赛区的赛程(参考 2024 年)

(三)参赛形式

每支参赛队伍由 1 - 3 位同一学校的中学生组成,由 1 - 2 位指导老师带领。

学生身份:以在参赛报名之时是否为在校中学生为准,学生不得跨校组队。

指导老师身份:除了选择本校的中学教师指导之外,也可以选科研机构专家或其他校外教师作为导师,但不能是商业培训机构聘请的老师,须据实填写。了解具体参赛规则

(四)奖项设置

丘成桐中学科学奖分为分赛区奖和总决赛奖。

1. 分赛区入围奖

每个赛区的每个学科评选出大约 10 个队获得分赛区一二三等奖,其中选出 5 - 7 个队进入全国答辩。

2. 全国总决赛

分设数学奖、物理奖、化学奖、生物奖、计算机奖、经济金融建模奖;科学金奖。

六科单项奖均设置金奖一个、银奖一个、铜奖三个、优胜奖五个,奖金分别为金奖 5 万元,银奖 3 万元,铜奖 1 万元,优胜奖 0.5 万元,并为获奖团队颁发奖杯和证书。科学金奖一个,奖金 5 万元,颁发奖杯和证书。

如有需要,组委会将在审核后,为总决赛获奖学生出具用于申请大学的推荐信。

三、参赛优势

(一)权威、影响力大

作为国际上最具权威、影响较大的中学生科学竞赛之一,丘成桐中学科学奖得到了清华、复旦、浙大、上海财经、香港中文、哈佛、斯坦福等大学的专家支持。

(二)名校认可

截至目前,累计超过 2000 余所中学、1 万余支队伍参加丘成桐中学科学奖,覆盖国内 30 余个省市自治区和北美、新加坡等多个海外地区,共计 401 个学生团队、750 余人获奖。超过半数获奖青年学生先后进入清华、北大、哈佛、MIT、耶鲁、普林斯顿等中外知名大学就读,其中不乏进入理想大学后依然坚持学术研究的科研人才。

(三)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英才班”招生的重要生源

2018 年,经教育部审批通过,清华大学正式招收“丘成桐数学英才班”学生。通过丘成桐中学科学奖选拔出来的优秀中学生,作为“丘成桐数学英才班”招生的重要生源和后备力量,择优选入英才班。

【2024丘奖获奖作品集已整理】

丘奖获奖论文资料

【扫码添加科研赛事小助手免费领取】

丘成桐中学科学奖对国外名校申请有帮助吗?

2024 年 12 月,丘成桐中学科学奖总决赛在清华大学落下帷幕,来自海内外的 81 支中学生团队共决出 61 项大奖,涵盖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经济金融建模奖六个学科的金、银、铜奖和优胜奖,以及跨学科的最高奖项——科学金奖。

丘成桐中学科学奖自 2008 年设立以来,从单纯的数学奖发展到如今涵盖多学科的知名中学生科技奖项,致力于推动中国青少年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帮助有才华、有热情的青少年探索科学奥秘。该奖项面向全球华人中学生,倡导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舍弃试卷和标准答案,让学生以提交研究报告的形式参与竞赛,旨在推进中学科学发展,激发和提升全球华人中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和创新能力。

丘成桐中学科学奖对于国外名校申请确实有帮助。该奖项是面向全球华人中学生的高规格学术赛事,它以“科研学术论文”和“专业学术答辩”为评价主体,倡导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自2008年设立以来,丘成桐中学科学奖已经发展成为涵盖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经济金融建模六大基础学科的强势科研竞赛。获奖者中超过半数被推荐进入清华、哈佛、耶鲁、普林斯顿等国内外知名大学就读。因此,对于想要出国留学的华人中学生来说,参加丘奖不仅可以提升自身的科学研究能力,而且可以为申请国外名校增加竞争力。

一、丘成桐中学科学奖的价值

(一)学术含金量高

丘成桐中学科学奖是世界顶尖的中学生科研赛事,其学术含金量与 Regeneron STS、Siemens Competition、Intel ISEF 以及各大国际奥赛齐名,且对中国国籍学生非常友好,不需要美国公民身份。

(二)助力名校申请

每年超过 1/2 的获奖中学生经推荐后分别进入哈佛、MIT、耶鲁和普林斯顿等中外知名大学就读。自 2013 年起,清华大学将丘成桐中学科学奖纳入自主招生体系;2016 年起,复旦大学也将该奖项的获奖选手纳入自主招生计划。丘成桐中学科学奖对国外名校申请有帮助

(三)培养科研能力

参与丘成桐中学科学奖能够帮助学生积累高含金量的科研经历,产出超越一般高中生水准的科研成果和论文,为今后的升学和学术深造奠定坚实基础。

二、参赛条件与流程

(一)参赛条件

年级要求:适合 10 - 12 年级的学生,具有学术精神和科研潜力。

学术领域:学生需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或经济金融建模等学科领域内选择研究方向。

参赛形式:学生可以 1 - 3 人组队参赛,鼓励跨学科合作,也可以个人身份注册报名,无需学校集体组织。对参赛学生的国籍没有限制,全球中学生均可报名。

(二)报名流程

网上注册:参赛学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网上注册。

团队组建:学生可以自行组建团队,或在相关平台上寻找合作伙伴。

选题研究: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确定研究课题并开展科研工作。

论文撰写:根据研究成果撰写论文,并在规定时间内提交。

(三)赛事时间节点

注册报名:通常在每年的 4 月至 6 月进行。

论文提交:7 月至 9 月,期间论文可以进行更新。

分赛区评选:9 月至 11 月,评选出入围全国总决赛的名单。

论文公示:11 月,入围论文在网上进行公示。

全国总决赛:12 月,进行全国总决赛和颁奖典礼。

三、丘成桐中学科学奖内地赛区赛程(2024 年)

2024 年第十七届丘成桐中学科学奖(中国内地赛区)报名于 4 月 15 日全面启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经济金融建模六大类奖项同步开通网上注册报名通道。

4 月 15 日 - 7 月 31 日:网上注册报名,以个人 / 团队的形式报名参赛(1 - 3 名成员)。

8 月 1 日 - 9 月 15 日:提交 / 更新研究报告,报名成功后即可提交研究报告,期间研究报告可进行更新。

9 月 16 日 - 9 月 30 日:材料审核。

10 月 1 日 - 11 月 3 日:分赛区评审,分南部、北部赛区;数学奖还设有东部赛区;各赛区评选出入围全球总决赛的名单。

11 月 4 日 - 11 月 11 日:论文公示,入围全球总决赛的名单及研究报告在网上进行公示。

12 月 7 日 - 12 月 8 日:总决赛暨颁奖典礼,总决赛以英文答辩的形式举行,由国际评审委员会主持;总决赛及颁奖典礼地点:清华大学。

12 月 8 日:科学论坛,地点:清华大学。

四、参赛信息

(一)评选对象

全球中学生(中国内地赛区仅限高中生参赛)。

(二)参赛方式

每支参赛队伍由 1 - 3 位同一学校的中学生组成,由 1 - 2 位指导老师带领。

参赛团队(包括在他人指导下)取得了科学研究成果。

学生身份:以在参赛报名之时是否为在校中学生为准,学生不得跨校组队。

指导老师身份:可以是中学教师,或高校、科研机构老师,须据实填写。指导老师不能来自公司、培训机构及任何谋利机构。如组委会有理由相信参赛学生曾受培训机构或任何谋利机构的指导完成研究报告,组委会保留权利取消该生的参赛资格和获奖的名次。

(三)参赛科目

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经济金融建模。

(四)报名网站

中国内地赛区:http://www.yau-awards.com

海外赛区(亚洲):https://yauaward-asia.hk/

海外赛区(北美):http://www.yau-science-awards.org

(五)奖项设置

总决赛 6 个学科各设金奖 1 个、银奖 1 个、铜奖 3 个、优胜奖 5 个,另设 1 个最高奖:科学金奖。

【2024丘奖获奖作品集已整理】

丘奖获奖论文资料

【扫码添加科研赛事小助手免费领取】

2025 年丘奖备赛开启,参赛攻略与备赛规划助力决胜赛场

北京时间 2024 年 12 月 8 日,丘奖总决赛在清华大学圆满落幕,共有 60 个项目从全球 2813 支队伍中脱颖而出,斩获荣誉奖项。这些获奖项目大多经过长时间的精心准备,许多项目提前一年就开始筹备,才得以在决赛中展现出色成果。

2025 年丘奖新赛季已经开启,目前是备赛的黄金时期。通过对比近两年的时间线,可以看出丘奖的赛程逐年提前,因此提前备赛至关重要。

以下是丘奖三大赛区的赛程(参考 2024 年):

一、丘奖内地赛区

2024 年丘奖内地赛区于 4 月 15 日开始报名,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经济金融建模六大类奖项同步开通网上注册报名通道,时间线与去年大致相同,但评审环节有所提前。

2024丘成桐中学科学奖(内地赛区)整体日程
时间 事项 备注
4月15日-7月31日 网上注册报名 以个人/团队的形式报名参赛(1-3名成员);报名网址:www.yau-awards.com;截止时间:7月31日24:00
8月1日-9月15日 提交/更新研究报告 报名成功后,8月1日起即可提交研究报告;截止时间:9月15日24:00;期间研究报告可进行更新。
10月1日-11月3日 分赛区评审 分南部、北部赛区;数学奖还设有东部赛区,各赛区评选出入围全球总决赛的名单。
11月4日-11月11日 论文公示 入围全球总决赛的名单及研究报告在网上进行公示。
12月7-8日 全球总决赛暨颁奖典礼 总决赛以英文答辩的形式举行,由国际评审委员会主持,总决赛及颁奖典礼地点:清华大学。
12月8日(周日) 科学论坛 通识报告,地点:清华大学。

二、丘奖亚洲赛区

2024 年丘奖亚洲赛区的报名于 2 月开启,与上年公布的时间线相比,报名截止时间与研究大纲提交截止时间都往后延迟了。

丘奖亚洲赛区时间线
时间 事项
2月 开放报名
6月16日 报名截止
6月17日 研究大纲提交截止
6月下旬 组委会对大纲进行初审
7月 初审结果公布
8月14日 完整研究报告提交截止
8月下旬 研究报告评估
9月 评估结果公布
10月/11月 口头答辩&结果公布
11月下旬 颁奖典礼及科学讲座
12月 全球总决赛

三、丘奖北美赛区

2024 年丘奖北美赛区报名于 6 月 1 日全面启动,是最后一个公布时间线的赛区,时间非常紧张。与去年相比,报名时间推迟了半个月,从报名到截止提交的时间整体缩短 11 天,论文提交的截止日期仅仅推迟了 4 天。

2024丘成桐中学科学奖(北美)时间表
关键日期 事项 备注
6月1日 线上注册报名
团队报名(1-3人,必须来自同一所学校)
报名网址:https://www.yau-science-awards.org/
6月1日-8月24日 提交/更新论文 截止日期:美东时间8月24日24:00,在截止日期之前,可以更新论文
9月3日-10月27日 论文审查
11月16日-17日(周六、周日) 北美赛区各学科答辩
2024/11/17(周日) 北美赛区颁奖典礼  美东时间11月17日下午6:00
12月7日-8日(周六、周日) 总决赛和颁奖典礼
总决赛以英文答辩的形式举行,由国际评审委员会主持,地点:清华大学(北京)
12月7日-8日(周六、周日) 科学论坛
公开演讲,地点:清华大学(北京)

在 2024 年丘奖总决赛结束后,专业团队对获奖作品进行了深入调研。例如在生物奖方面,随着参赛人数增加,从 2019 年开始,丘奖生物赛道竞争愈发激烈。有专家指出,生物学科未来的研究趋势是交叉学科的研究非常吃香,以某一学科为核心,研究单学科问题的手段已成为当今的科研潮流。在计算机奖方面,丘奖的评审都是在官网给出的标准下进行的,所有课题都需要围绕标准推进,才有可能获奖。研究问题可以是基础理论的研究,也可以是技术问题的探索,研究对象可以是软件相关,也可以是硬件相关,关键需要突出对于算法的改进。

科研赛事是一个周期性项目,学生需要每周持续投入,才能获得比较满意的产出。高中生学业繁忙,如果预留的准备时间不足,可能导致学业与备赛失去平衡。因此,现在正是备赛 2025 年丘奖的最佳时机,尽早确定项目、合理安排进度、留出充足的打磨时间,方能增加获奖概率。

【2024丘奖获奖作品集已整理】

丘奖获奖论文资料

【扫码添加科研赛事小助手免费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