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 2025 年丘成桐中学科学奖内地赛区研究报告提交截止仅剩最后几天!作为入选教育部 2022-2025 学年竞赛白名单的重要赛事,本届丘奖内地赛区研究报告提交通道将于 9 月 15 日 24:00 正式关闭,逾期将无法再提交或更新任何材料。对于正在冲刺的高中生团队来说,这是不容错过的学术展示与能力证明机会。
为什么丘奖值得最后冲刺?
丘成桐中学科学奖自 2008 年由数学大师丘成桐先生发起以来,已成为全球华人中学生科研创新的标杆赛事。2025 年第十八届赛事由清华大学主办,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承办,上海数学与交叉学科研究院协办,其权威性和学术认可度受到国内外高校的广泛认可。
本届赛事最大亮点是在原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五个学科基础上,新增了经济金融建模学科,为对社会科学领域感兴趣的学生提供了展示平台。据官方数据显示,每年超过半数的获奖中学生经推荐后进入哈佛、MIT、耶鲁、普林斯顿等中外知名大学就读,这份经历已成为升学申请中的重要加分项。
与传统学科竞赛不同,丘奖彻底摒弃了试卷和标准答案的形式,强调真实的科研体验。参赛学生需要完成从选题、实验设计、数据收集分析到论文撰写的完整科研流程,这正是顶尖高校所看重的学术潜力证明。对于未来计划申请理工科或经济类专业的学生而言,丘奖的参赛经历能有效展现科研素养和创新思维。
提交前必做的五项核心核查
研究报告格式完整性检查
根据 2025 年最新要求,研究报告需严格包含以下部分:封面页需注明姓名、学校省份、国别、指导老师姓名及报告标题;正文部分需包含题目、作者、摘要、关键词、目录、正文主体;末尾必须附上参考文献和致谢页。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中文论文必须附带英文摘要,若进入后续评审环节还需提交完整的英文版报告。
官网提供的研究报告模板显示,全文字数需控制在 30000 字以上,其中实证及调研内容需占总篇幅的 50% 以上。文档格式需采用 PDF 格式,页面设置为标准 A4 幅面,封面和目录单面印刷,正文部分双面印刷,按封面、正文、参考文献、附录的顺序装订后扫描上传。
学术诚信材料准备
学术诚信是丘奖评审的核心准则。所有参赛团队必须提交学术诚信声明,确认研究报告无抄袭、无代写等学术不端行为。同时需要通过知网、PaperPass 等官方认可平台进行查重检测,重复率需控制在 15% 以下,部分学科要求更严格(10% 以下),提交时需附上完整的检测报告。
致谢页是最容易被忽视却至关重要的部分。根据要求,致谢页需用 1-2 页(500-1000 字)详细说明:研究背景来源、指导老师与学生的具体分工、每个队员的贡献、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方法。特别需要注明指导是否有偿,以及是否有其他人员或机构提供协助,任何隐瞒都可能导致资格取消。
团队与指导老师资质确认
参赛团队需严格遵守组队规则:每支队伍由 1-3 名同一中学的高中生组成,允许跨年级组队但严禁跨校组队。指导老师需为 1-2 名中学教师或高校、科研机构研究人员,不可为公司或培训机构人员,报名时需提交指导老师签名并加盖单位公章的信息表。
若团队同时报名多个学科参赛,需为每个学科注册独立账号并提交不同的研究报告,不可用同一篇论文参加多个学科评比。参赛学生身份以报名时的在校高中生身份为准,毕业学生或初中生不符合内地赛区参赛资格。
提交系统操作要点
研究报告需通过官方网站(http://www.yau-awards.com)提交,8 月 1 日至 9 月 15 日期间可多次上传更新版本,但 9 月 15 日 24:00 后系统将关闭所有修改权限。建议参赛团队避免在截止前几小时集中提交,以免因网络拥堵导致提交失败。
提交材料包括:研究报告 PDF 版、学术诚信声明扫描件、指导老师信息表、查重报告。如有实验视频、算法代码等辅助材料,可作为补充文件上传,但需确保所有文件命名规范,清晰标注团队名称和项目名称。提交成功后,系统会自动发送确认邮件,建议截图保存提交成功页面备查。
学科方向准确性核对
2025 年赛事仍分为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经济金融建模六个学科方向。组委会特别提醒,交叉学科研究需归入最相关的学科类别下申报,例如 AI 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可申报生物或计算机学科,但不可同时申报两个类别。
经济金融建模作为新增学科,鼓励结合现实经济问题开展量化研究,但需注意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数据来源的可靠性。数学学科评审特别关注问题的原创性和逻辑严谨性,而计算机学科则更看重算法创新和实际应用价值。
从提交到决赛的全周期规划
研究报告提交后,赛事将进入紧张的评审阶段。9 月 16 日至 9 月 30 日为材料审核期,组委会将重点核查材料完整性和学术规范性。10 月 1 日起进入分赛区评审阶段,数学学科分南部、北部、东部三个赛区,其他学科分南部、北部两个赛区进行评比。
分赛区评审包括初筛、函评、桌评和分赛区决赛四个环节,其中分赛区决赛采用面试答辩形式,重点考察研究的真实性和学生对项目的理解深度。11 月 4 日至 11 月 11 日,入围全球总决赛的名单及研究报告将在官网公示,接受公众监督。
全球总决赛定于 12 月 6 日至 7 日在清华大学举行,采用全英文答辩形式,由国际评审委员会现场评审。决赛不仅是学术展示,更是与全球优秀同龄人交流的平台,往年总决赛中,评委往往更关注研究过程中的创新思路和遇到的挑战,而非单纯的成果完美度。
获奖团队将获得丰厚奖励,各学科设金奖 1 个(奖金 5 万元)、银奖 1 个(奖金 3 万元)、铜奖 3 个(奖金 1 万元)、优胜奖 5 个(奖金 0.5 万元),另有跨学科的科学金奖 1 个(奖金 5 万元)。所有获奖学生还将获得组委会出具的推荐信,为升学申请提供有力支持。
避坑指南:评委不公开的评审关注点
学术规范性细节
评委特别关注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实验类项目需详细描述实验设计、变量控制和重复次数;调查类项目需说明样本选取方法和样本量的统计学意义。参考文献格式需统一规范,引用学术期刊文献应占多数,网络资源引用需谨慎。
原创性体现
研究报告需清晰界定自己的创新点与现有研究的区别,避免简单重复或微小改进现有成果。在致谢页的分工说明中,需具体描述每个创新点的提出者和贡献者,这是评审原创性的重要依据。
真实性核查
分赛区答辩中,评委常通过追问研究细节验证真实性,例如 “实验失败过几次?如何解决的?”“为什么选择这个数据样本?” 等问题。建议团队在准备阶段梳理研究日志,记录关键节点和决策过程。
伦理合规性
涉及人体或动物的研究需特别注意伦理审查,必须提供知情同意书或伦理委员会批准文件。环境类研究需说明是否符合环保法规,经济建模研究需确保数据来源合法合规。
最后的行动建议
距离 9 月 15 日截止仅剩几天时间,建议参赛团队优先完成以下工作:确认研究报告的最终版本,重点检查摘要的准确性和关键词的专业性;再次核查查重报告,确保重复率达标;按要求整理致谢页的分工说明,避免模糊表述;提前 24 小时完成系统提交,预留解决技术问题的时间。
丘奖的价值不仅在于获奖与否,更在于完整经历科研全过程的成长。无论结果如何,这份凝聚心血的研究报告和科研体验,都将成为中学生涯中宝贵的学术财富。记住,科学研究最珍贵的是探索精神,而每个认真参与的团队都已在这条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最后提醒:所有材料需通过官方网站提交,如有疑问可查阅官网常见问题解答(http://www.yau-awards.com/page-assessment.html),或联系组委会获取帮助。祝所有参赛团队提交顺利,收获属于自己的成长与认可!
相关文章:
2025丘成桐中学科学奖报名在即,避开这5大材料误区,冲刺金奖!
2025 年丘成桐中学科学奖报名开启!丘奖参赛时间安排是什么?怎么报名?
丘成桐中学科学奖三大赛区介绍
2025年丘成桐中学科学奖参赛指南
丘成桐中学科学奖是什么?含金量如何?
丘奖包含哪些学科?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分别有什么要求?
参加丘奖如何提交研究报告?需要哪些材料?
丘成桐赛事三大赛区有何不同?一文带你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