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成桐中学科学奖是中学生目前所能接触到的最高含金量赛事之一,涵盖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经济金融建模六大基础学科。该赛事由数学大师丘成桐先生于2008年发起设立,由清华大学主办,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承办,入选2022-2025学年教育部竞赛白名单。竞赛面向全球中学生,倡导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舍弃试卷和标准答案,让学生以提交研究报告的形式参与竞赛,旨在推进中学科学发展,激发和提升中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和创新能力,发掘和培养有潜力的科学人才。
三大赛区概览
中国内地赛区
报名范围:中国内地各大中学的在校高中生。
报名网址:www.yau-awards.com
参赛规则:http://www.yau-awards.com/page-rule.html
时间线:2024年内地赛区于4月15日开始报名,六大奖项同步开通网上注册报名通道。赛程从4月开始,持续至12月,历时约8个月,分为多个阶段,有分赛区评审环节。
海外赛区(亚洲赛区)
报名范围:除中国内地外,港澳台地区及亚洲其他国家的中学生,初高中生都可参赛。
报名网址:https://yauaward-asia.hk
参赛规则:https://yauaward-asia.hk/join
时间线:2024年亚洲赛区的报名于2月开启,研究大纲在6月17日截止。赛程从6月开始,持续至12月,历时约6个月,但2月就可报名,增加了研究报告大纲的初审环节。
海外赛区(北美赛区)
报名范围:除亚洲国家外,其他海外国家的中学生,初高中生都可参赛。
报名网址:http://www.yau-science-awards.org
参赛规则:本赛区分别有数学、物理、生物学、化学、计算机、经济建模6大方面,每一领域具体细则不一样,需要进入报名网址里相应参赛领域进行查看。
时间线:2024年北美赛区报名于6月1日全面启动,赛程从6月开始,持续至12月,历时约6个月,整体赛程紧凑。


赛区对比
参赛对象:中国内地赛区仅限中国内地高中生;海外赛区(亚洲赛区)面向港澳台地区及亚洲其他国家的中学生;海外赛区(北美赛区)面向除亚洲国家外的其他海外国家的中学生。
参赛时间关键节点:中国内地赛区报名时间4月中旬至7月底,提交研究报告时间8月至9月中旬,各分赛区评选晋级时间10月至11月,总决赛时间12月初;海外赛区(亚洲赛区)报名时间通常较早,一般在2月开始至6月中旬,提交研究大纲时间6月中旬,提交研究报告时间8月中旬,在香港进行口头答辩时间10月至11月,总决赛时间12月初;海外赛区(北美赛区)报名时间通常在6月左右开始,提交研究报告时间6月初至8月底,在美国各地区各科目演讲时间11月中旬,总决赛时间12月初。
赛程时间:中国内地赛区赛程历时约8个月;海外赛区(亚洲赛区)赛程历时约6个月(但2月就可报名);海外赛区(北美赛区)赛程历时约6个月。三大赛区均以英文答辩形式进行总决赛,且总决赛时间一致。
赛事数据情况
2020年第十三届丘成桐中学科学奖,共有来自国内近30个省市及英国、美国、新加坡等17个国家地区1170支队伍,涉及300余所中学报名参赛,累计提交有效论文共计901篇,其中国内557篇,海外344篇,海外参赛论文较往年增加了一倍。共有72支中国内地赛区的队伍、9支亚洲赛区团队和11支美国赛区团队入围总决赛,全球范围内,入围总决赛的概率是10.21%。
2021年第十四届丘成桐中学科学奖,共有来自中国、英国、美国、印度、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1500余支中学生团队报名参赛,提交有效论文822篇。最终,91支海内外参赛团队脱颖而出,入围总决赛,其中包括来自中国内地近30个省市、港澳地区的76支队伍、5支新加坡团队以及10支来自美国的团队,全球范围内,入围总决赛的概率是11.07%。
2022年第十五届丘成桐中学科学奖,共有来自中国内地近30个省市自治区,中国香港、澳门地区,及英国、美国、新加坡、印度、澳大利亚等国家的1660余支队伍报名参赛,提交有效论文922篇,其中亚洲、北美等赛区共提交301篇,中国内地赛区提交621篇。共有73支中国内地赛区队伍、11支亚洲赛区团队和5支北美赛区团队入围总决赛,全球范围内,入围总决赛的概率是9.65%。
2023年第十六届丘成桐中学科学奖,共有来自中国内地近30个省市自治区,中国香港、澳门地区,以及美国、加拿大、新加坡、印度、澳大利亚等国家的2300余支团队报名参加,提交有效论文1093篇。10月-11月,经过各分赛区严格评审及多轮选拔,92支中学生团队胜出,角逐全球总决赛,其中,中国内地赛区团队75支、亚洲赛区团队12支、北美赛区团队5支,全球范围内,入围总决赛的概率是8.42%。
2024丘成桐中学科学奖历时8个月,共有2813支团队报名参赛,提交有效论文1279篇,其中海外赛区共提交310篇,中国内地赛区共提交969篇。经过初筛、函评、桌评以及半决赛,86支参赛团队闯入总决赛,其中81支团队在总决赛现场角逐奖项,全球范围内,入围总决赛的概率是6.72%。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丘成桐科学奖每年的参与人数在稳步增加,其在全球中学生群体范围内的影响力逐渐扩大,入围总决赛的概率基本在10%上下,在总决赛中获奖的概率基本在7%上下。
赛区选择建议
中国内地赛区
优势:
参赛人数多:中国内地赛区的参赛队伍数量庞大,这意味着有更多的机会与其他优秀的团队交流和学习。
赛程较长:赛程从4月开始,持续至12月,历时约8个月,参赛者有更充裕的时间进行研究和准备。
分赛区评审:设有分赛区评审环节,参赛者可以更早地获得反馈,调整和完善研究报告。
挑战:
竞争激烈:由于参赛人数多,竞争相对更为激烈,入围总决赛的难度较大。
时间跨度长:赛程较长,参赛者需要在较长时间内保持专注和投入,对时间管理能力要求较高。
海外赛区(亚洲赛区)
优势:
报名时间早:报名时间通常较早,一般在2月开始至6月中旬,参赛者有更充分的时间进行前期准备。
赛程紧凑:赛程从6月开始,持续至12月,历时约6个月,相对较为紧凑,适合时间安排紧凑的参赛者。
研究报告大纲初审:增加了研究报告大纲的初审环节,有助于参赛者在早期阶段明确研究方向,避免走弯路。
挑战:
参赛范围广:涵盖港澳台地区及亚洲其他国家的中学生,参赛者需要与不同地区和文化背景的团队竞争。
语言要求高:虽然参赛者来自亚洲地区,但总决赛以英文答辩形式进行,对参赛者的英语表达能力要求较高。
海外赛区(北美赛区)
优势:
国际影响力大:北美赛区的参赛者来自除亚洲以外的海外国家,具有较高的国际影响力,参赛者有机会与全球顶尖的中学生团队交流和竞争。
赛程紧凑:赛程从6月开始,持续至12月,历时约6个月,整体赛程紧凑,适合时间安排紧凑的参赛者。
多学科选择:提供数学、物理、生物学、化学、计算机、经济建模等6大参赛领域,参赛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优势选择适合的领域。
挑战:
竞争激烈:由于参赛者来自多个国家,竞争非常激烈,入围总决赛的难度较大。
语言要求高:总决赛以英文答辩形式进行,对参赛者的英语表达能力和学术写作能力要求较高。
丘成桐中学科学奖是一个极具挑战性和含金量的赛事,适合对科学研究有浓厚兴趣和较强创新能力的中学生。参赛者可以根据自身的地理位置、时间安排、语言能力和学科优势选择适合的赛区。无论选择哪个赛区,参赛者都需要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研究选题、团队组建、研究方法设计、论文撰写以及答辩准备等。
有疑问?扫码咨询科研赛事小助手👇

立即行动:
领取:👉下载《丘奖最新参赛手册》
领取:👉《丘奖历年获奖作品集》
延伸阅读:
参加丘奖是否需要组队参赛?最多几人一组?
国际学生或海外学校学生能否参加丘奖?
丘成桐中学科学奖对参赛学科有什么限制?
2025丘成桐中学科学奖如何报名?报名入口在哪里?
2025年丘成桐中学科学奖的报名时间是什么时候?
参加丘奖需要提交哪些材料?